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特别纪念奖)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1日     来源: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中比建交50年了。这半个世纪中,我作为中文教师亲眼见证了中比交流的发展。

    我可以说我这一辈子有一条红线:就是和中国之间的联系。为什么 ? 早在五十年代末期,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的时候,虽然当时西方国家还沒有和中国建交,但我父母决定前往中国工作, 我们全家在北京安了家。我开始接触并学习中文,在学校结交了不少中国朋友,慢慢开始了解中国文化。

    1969年,我们全家离开北京返回比利时,我也开始了职业生涯。当时在比利时使用中文的工作选择很少,我1970年开始在比利时的一家业余学校教汉语,从此之后我的职业生涯始终和教授汉语相关。那个时代比利时大学几乎没有汉语课,学习汉语的渠道也很少,所以想学习汉语的比利时学生没有很多选择。

    我在那个阶段的课基本是在晚上进行的。我很快就发现:这些学生虽然上了一天课或工作了一天,很累,但是他们还是坚持晚上来上课。他们不仅对学习中国语言感兴趣,而且也对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实非常感兴趣。上课的时候或者课间休息时,他们经常提和中国有关的问题,也经常让我给他们介绍和推荐一些关于中国的书籍,或者把他们自己购买的书带来让我看看,问我对这些书的意见。我很快就感到作为中文老师不能局限于教授语言,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注意在语言课程中把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结合起来:在语言教学中穿插些文化历史知识,在准备给学生的练习时注意选择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关的词汇,这个做法很快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有一次,一个学生跟我说:“虽然我汉语水平不是很高的,但是汉语课给我开阔了眼界。” 我觉得她这句话说得很对。学外语是开阔眼界和了解世界的一个渠道。当时大部分的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渠道是比较有限的,或者是通过短时间的旅行经历,或者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这样形成的“对中国的了解”往往与中国现实之间有比较大的距离。

    1971年比利时与中国建交之后,情况开始有所变化,大学开始安排或发展汉语课程。八十年代我调动到新鲁汶大学语言学院开创中文课,虽然开始的时候学生不多,但是他们学些热情都很高涨,我在新鲁汶大学工作的三十多年里,亲眼见证了人们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高,最初的一年级只有几个学生,到我退休时一年级有几十个学生,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坚持读完4个学年。

    2001年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的薛浣白参赞告诉我中国将为愿意赴华进修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很多学生都对此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同时也有些担忧,中国毕竟那么遥远,除了语言障碍,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年轻的西方人能很快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么?能结交到中国朋友么?到中国各地旅游容易么?这是当时不少学生和家长担心的问题。

    从这个时候起,我就开始注意在语言课以及练习的准备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到中国留学时需要掌握的知识,考虑到大部分想申请留学奖学金的学生不熟悉申请流程,我开始协助他们查询相关的中国大学的信息,辅助他们准备申请信和填写相关的表格,帮助这些想去中国的学生避免在申请过程中因为理解错误而浪费时间。随着一批批去中国的学生反馈回来的积极信息,愿意去中国大学进修汉语或读硕士的学生越来越多。开始的时候每年有两三个学生可以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后来慢慢有所增加,从2002年到现在,一共有一百三十多个新鲁汶大学生借助中国的奖学金在中国读过书。2010年比利时法语大区终于决定也提供赴华学习奖学金,这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其中有部分人在学习结束后回到欧洲,在不同的行业参与跟中国相关的工作,为中比经贸和文化交流贡献力量;也有部分学生决定留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有的在中国或外国开办了自己的公司,都非常成功。这些优秀的学生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最近,由于疫情的影响,新鲁汶大学申请奖学金的学生比以前少,但是已经获得2021-2022年奖学金的学生们经常跟我联系,问我:“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签证处办签证 ? ” 我只能跟他们说:“要耐心地等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你们的愿望! ”

    我现在虽然退休了,但还是很高兴能继续帮学生们, 回答他们的问题, 辅助他们准备申请的资料或者帮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等,因为我觉得在今天的世界,尽管科技给人们提供了很多交流渠道,尽管中比之间的相互了解日益加深,但仍然需要中西方交流的桥梁,我希望自己能继续为此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Françoise Paron(法语鲁汶大学退休教师)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