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岁月无穷极,中国意味长(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1日     来源: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我叫Pieter Weyens,中文名为吴林思,在此将我个人的中国经验记录下来,谨以此文,祝贺中比建交50周年。

从小时候起,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就对我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吸引我探索它朝气蓬勃、强韧奋进的多彩文明。与此同时,我周遭世界的故事逐步展开,不久后我便开始意识到东西方文化不可分割。此后,我愈来愈聚焦于中欧比较的视角看待东西文化与故事。正是这样一种此前并不熟知的进路,帮助我探索中西方历史的多元、和而不同,这也使得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与欧洲。

我早下定决心学习汉语,到了本科我便选择了“汉学”专业,以期进一步了解中国。刚一开始学中文古代汉语,实属不易。中文完全不像西方人习惯的语言,一切断句、语音语调、书面语,口头语,古典用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从磕磕绊绊的发音到能使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思,真的费了很多心思。此外,中国历史、哲学、文学、中国与欧盟关系等课程开拓了我视野,也同时让我明白要更好了解中国,要求我到中国去。那我就非去不可。

故事的开始是在2017年夏季,我通过根特大学报名了一个前往江苏省宿迁市某小学为小朋友上英语课的项目。这项目包括了三个星期授课时间和几天江苏附近周游的机会。当时我的大学同学乘机前往安徽省拜访亲戚,我也跟着一起。在那里我们承蒙了同学亲戚的热情款待,天天在中国饭馆尝试各种各样的风味,到处参观美景。中国人的好客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个夏季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中国生活方方面面给了我惊喜。当年年底的新学年交换学习的机会,我可一定不会错过。

那时候我正是本科三年级,交换项目的对接学校是辽宁大学。这一次能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上次长很多,六个月足以让我称心领略中国特色。在沈阳的生活节奏比我想象的快,时间很飞快地流逝了过去,天天给我留下新印象,我在这里交了不少朋友,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比如与朋友聚会、去饭馆吃饭、买单、寒暄、送礼物等生活方面适当的礼节。这些礼节与欧洲礼节区别妙不可言,谈话中有不同习俗识趣,说辞更为婉约,这样的区别是微妙的,然而却是深刻, 作为欧洲人在中国生活常常“提神醒脑”。中国的一切都让我格外留恋。时光逝,只可惜我不得不回归比利时完成本科学习,继续读硕士。

到了2019年,交换赴华的机会再一次来临了,这一次又有一个学期可以在中国上学,而且我有了更多申请选择,一番考虑后我决定尝试申请中国人民大学,到中国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之一——北京。9月抵达北京,我在人大结交了好几个好朋友,有中国人,也来自日本、越南、泰国、英国和荷兰等地的外籍同学。我们经常聚会、一起学习、举行晚宴、爬山、参观博物馆等等。尤为有趣的是,在中国认识的外籍同学都与我共享对中国文化的激情与着迷。其中有的同学对中国哲学入了迷,有的为中国佛教或者民众传统信仰所吸引,我们在诸多场合中都相谈甚欢、“情投意合”。人民大学非常国际化,为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举办了很多活动,其中还有许多学生团体都充当了重要的媒介,很多留学生收到不同社团的邀请参与活动。我在这样的活动上见到了众多的中国同学,他们一个一个都热情友好,然后随着时间久了朋友也就越来越多,这使我彻底感受到中国社会对国际客人的热情欢迎。

中国的经历对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无法量化其程度,可以说是我生命经验中的无价之宝。现在前路再清楚不过了,我即将前往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加深自我修养,我将在中山大学读博士。本科硕士阶段研究的“因”结了我所殷切期盼的“果”——赴华读博。夙愿得偿,当我得悉被中山大学录取的时候,简直情不自禁要跳起舞来。将来四年,我会努力学习,探索更多中欧学术、历史、文化、社会的共通点。

在我看来,中国与欧洲二者,自古以来都是重视历史学的文明,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学传统。题材多样,其中有诗史,比如中国周代有《诗经》,在西方就有苏美尔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或迈锡尼希腊的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史诗;有叙事体的通史,比如在中国有汉朝的司马迁,在古典希腊就有修昔底德。按照中欧古典时期的文化传统,成为“绅士”或“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传统历史知识的内化及其理解,成为大人物就必须要撰写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相关论述。这样深刻的文化意识以及丰富历史学传统,在我看来是人类历史上最卓越的成就之一,与此同时,这也使我愈加深信中欧文化是蕴藏许多相似点,并且这些文化传统相得益彰。欧洲和中国同住一“家”,坐落在欧亚大陆(旧大陆),这个家里的东西两端便是中欧,这个家繁荣与否取决于中欧是否能并肩前行相互信任理解。不仅欧亚大陆社会稳定需要中欧共同维护,如何应对严峻气候变化挑战等新的时代命题更是亟待中欧携手。当代世界正面临空前的变革,这正是推动中欧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尊敬、信任、友谊、和文化互信的绝佳契机。

我的专业方向不仅是我自身的兴趣,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能为以上主张做出一点点贡献,推动中欧合作。只要中欧的人民都能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与社会,最终必定达相互理解,构建起坚实的中欧友谊之桥。

作者:Pieter Weyens(根特大学硕士毕业生/中山大学博士生在读)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